搜索

经典是个大黑洞

WSpQSAawuk5e0gWHw1zexnupWUKP3fRONB8HuNKO.jpg

齐白石

  据董寿平先生说,齐白石不看古画。上个世纪20年代,故宫开放以后请他参观,他不去看,于是别人问他什么意思。他说,看了这些,扰乱了我的思想。此话虽无考证,依我看,恰也证明了齐白石先生的高明之处。高就高在不被传统理法所拘,成就了自己独具个性的齐派风范。

cGO5qn9fyFX9mxCA5D5mJhI0mFULZ5iS8A9z499m.png

创作中的李可染

  对待传统,李可染先生也有一句话,他说“要以最大的力气打进去,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。”这话我信,因为传统经典是我们学习绘画的基本门径,但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进得去出得来呢。

cBcbhRDkydWziTVaEHzN26aCts34j7h6jevGLlK3.jpg

唐 佚名 宮乐图 绢本设色

48.7cm×69.5cm 台北故宫藏

  经典是把双刃剑,成也经典,败也经典。我们这一代画家,大家都有同一感受,几十年的从艺经历,就是一个拼了命地往里钻,之后拼了命地往外逃的过程。我们的艺术教育,尤其是中国画教育,四年本科大量以古代经典为蓝本,大量的临摹课程。四年下来,终于发现大家都画成一个样子了,艺术个性都没有了,更不必谈鲜活的生活感受。怎么办?逃呗,逃离经典,向原始艺术学习,向儿童画农民画学习,向自己的内心寻找,逃出来就成了,个性化的体验有了,风格也有了。但逃出来的终归凤毛麟角,大量人淹没在经典的五彩光环下,永无发光的可能。

qeeo2CVz3LU9Nx20Ud5lAwr0BJKREYrHp4zkYS73.jpg

宋 郭熙 早春图 绢本设色 158.3cm×108.1cm 台北故宫藏

  经典的魅力太大了。经典是个大黑洞,是吸噬个性,吸噬鲜活的生活感受和丰富的生存体验的大黑洞。

UbI5u76WYhqcsSZjoIMdhZGrkMHiVvDDRBgSh19K.jpg

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(图片来自MoMA)

  美国朋友告诉我,他们的艺术院校不设临摹课程,有古典名画的观摩分析课程,但只看不临摹。

  我问:“有素描和色彩的写生课程吗?”

  他说:“也没有。”

  “那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如何解决呢?”我又问。

  这次把他问的一头雾水。“基本功?你指什么基本功?”

  我说:“就是造型和色彩能力呀。”

  他更纳闷了,他说:“我们的学生在入校前已经有了一定的造型和色彩能力呀。”

  我再问:“那你们的课怎么上呢?”

NWfrizMl5EuAJiqGa4VJg4rwwv5DrF3DvpEUPfwc.jpg

艺术学院教学现场

  他说:“我们上课主要就是带着学生分析创作规划,一般由学生拿出各自的创作规划、创作草案,由老师带着学生讨论,大家一起谈,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各自的创作草案,呵护学生的创作个性,对那种源自天性的艺术本能,讨论中会逐渐明晰,愈加鲜明。方案通过了,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完成。”

  这也许是中美艺术教育的最大差异。我们暂且不论谁优谁劣。毫无疑问,中国学生的造型能力、色彩能力是一流的。

0YdRBOlYpXqAPOJSSerRR3lfRTvnqmhqqcerFvvq.jpg

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夏展

  我曾经去过欧美的许多艺术院校,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室中有学生画画,单论其造型能力,远远不如中国学生。但你看他们的毕业作品展就完全不一样了,鲜活至极,你能感受到那种源自心性的、非常鲜活的气息,学生的艺术天分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挥。

  中国画素有“写心”“尚意”之传统,对心的重视,对主体意识的回归,使创作过程成为主体精神活动的反映。唐代张彦远将其称为“意存笔先、画尽意在”,宋代欧阳修有“寓其意、乐其心”,董适有“寓物写形、取成于心”的观点,都在强调心性的体验在艺术创作中的根本性作用。我想,这才是经典的核心要义。

  齐白石不看古画,本意是不愿被经典理法束缚了手脚、妨碍了心性的体验。

JLujkSsbJQr6c2e5U0qdW554TbvMEc58WABV7fw0.jpg

亨利·马蒂斯 舞蹈 布面油画 260cm×391cm

1910年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

qsnCqTqupddGIcJHzM6YMi3Y6UV6syDo5v8B8QDa.jpg

威廉·德·库宁 女人与自行车 布面油画

194cm×124cm 1952-1953年

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

  回看一下西方现代派大家毕加索、马蒂斯、德库宁、贾科梅蒂,均是如此。对异域图像、原始艺术、民间艺术而非经典艺术的学习与借鉴,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段路程。

Y0Z7i8ZbDPpTNmaHE7ZbxerQgQjwjDtEP5wlWFYE.jpg

阿尔伯托·贾科梅蒂 行走的人 雕塑 1960年

  话说回来,此段话题,绝非诋毁经典之意,更不是要大家不学经典,只是提醒大家,在学习经典的同时,不要忘记了对自然审美心性的呵护。人是有原始审美天性的,这种审美天性是后天学不来的,它和你的遗传基因有关,因基因的差异,每个人都有不同与他人的审美特质,这也是艺术创作中最宝贵的品质。为什么我们看儿童画、看农民画、看原始绘画会由衷地为之兴奋,正是那种淳朴的、自由的、信马由缰的源自天性的审美特质令人感动。

  经典要学习,但是不可丢掉了源自天性的审美体验。


相关文章